加息 第2页
美联储再次暂停加息 提振全球金融市场

美联储再次暂停加息 提振全球金融市场

来源: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 北京报道 北京时间11月2日,美联储发布的议息决议显示,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5.25%~5.5%不变,符合此前的市场预期。这是美联储9月暂停加息以来又一次暂...

"美联储官员加息言论引发市场波动:美股创两年来最长连涨,原油大跌,美债压力加剧"

"美联储官员加息言论引发市场波动:美股创两年来最长连涨,原油大跌,美债压力加剧"

美联储高官接连“放鹰”,称需进一步加息,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关注。美股在此消息的刺激下出现了七连涨,标普和纳指创下了两年来最长的连涨纪录。然而,原油却出现大跌,创下了7月以来的最低收盘价。私有稳定币也成为了金融风险的...
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谈论降息 "为时尚早" 并表示可能会有更多加息
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谈论降息 "为时尚早" 并表示可能会有更多加息

美联储主席杰罗姆-鲍威尔周五回击了市场对未来大幅降息的预期,称现在宣布战胜通胀还为时过早。 尽管近期物价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积极指标,但这位央行掌门人表示,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计划 “保持政策限制性”,直到决策者确信通胀率...

欧洲央行管委Kazaks:不能排除可能需要进一步加息

欧洲央行管委Kazaks:不能排除可能需要进一步加息

欧洲央行管委Martins Kazaks在里加的一个专题讨论会上表示,央行“不能排除或有必要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,但我们现在不得而知”。 “利率不会不必要地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,哪怕一分钟,但是当我们认为有必要降息时,我...
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谈论降息 "为时尚早" 并表示可能会有更多加息
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谈论降息 "为时尚早" 并表示可能会有更多加息

美联储主席杰罗姆-鲍威尔周五回击了市场对未来大幅降息的预期,称现在宣布战胜通胀还为时过早。 尽管近期物价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积极指标,但这位央行掌门人表示,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计划 “保持政策限制性”,直到决策者确信通胀率...

美联储Barkin:应保留加息的选项以防通胀顽固

美联储Barkin:应保留加息的选项以防通胀顽固

美国里士满联储行长Thomas Barkin认为应保留加息选项以防通胀被证明是顽固的。 “如果通胀自然而然地平稳下降,那就太赞了,”Barkin周三表示,“但如果通胀卷土重来,我认为会希望有在利率方面采取更多行动的选...

日本加息倒计时:美债收益率可能还要涨 市场已开始展望中性利率[20240422更新]

日本加息倒计时:美债收益率可能还要涨 市场已开始展望中性利率[20240422更新]

财联社 对于全球股民而言,近些日子全球市场的震荡走弱多少与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波动有关,而对于美债而言,临近年底还有一道坎要过——日本加息。 与美联储类似,日本央行年内还要开两次议息会议,并在10月31日和12月19日公...

欧洲央行官员Villeroy:若无意外事件发生,欧洲央行不会再加息

欧洲央行官员Villeroy:若无意外事件发生,欧洲央行不会再加息

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表示,若无意外事件发生,欧洲央行不会再次提高借贷成本。 “若非意外情况,我认为欧洲央行不会再次加息,”Villeroy表示,“利率总有一天会...

财通证券:美联储11月继续暂停加息 本轮加息周期或已结束

财通证券:美联储11月继续暂停加息 本轮加息周期或已结束

财通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,11月美联储决定继续暂停加息,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.25%-5.5%的目标范围内,同时维持其他相关利率水平不变,并按照原有计划继续实施缩表行动。该行认为一方面,再度加息的可能性很小,目前已经接近...

会议纪要显示加拿大央行选择耐心等待 但为进一步加息留下空间

会议纪要显示加拿大央行选择耐心等待 但为进一步加息留下空间

加拿大央行管理委员会的一些成员在上次议息会议上辩称,需要提高借贷成本才能遏制通胀,但政策制定者们同意,他们“应该保持耐心”,并在未来重新讨论收紧之前保持利率不变。 官员们决定将基准隔夜利率维持在5%不变,并重申,鉴于...

加息预期削弱,黄金再度上涨,投资者留意PPI与零售数据!

加息预期削弱,黄金再度上涨,投资者留意PPI与零售数据!

和讯为您带来近期贵金属快报,供您参考:重要资讯:美国10月CPI数据表现疲软,削弱了市场对12月加息的预期,并强化了明年降息的预期,这引发市场震荡,推动黄金重新上涨。投资要点:建议震荡偏强思路对待,下方支撑关注196...

美联储加息结束了?全球市场反攻,美元转跌

美联储加息结束了?全球市场反攻,美元转跌

汇通财经APP讯—— 周四(11月2日)在美联储暗示其政策紧缩周期可能结束后,亚洲股市跳涨,跟随美国股市和债市的涨势。 澳大利亚、日本和韩国的基准股指上涨,而中国股市也高开,推动了该地区股指的升势。与此同时,标准普尔...